文章详情

南京:多管齐下破题“全人”教育

浏览人数:67来源:今日头条发布日期:2020-12-02

新华网客户端2020-12-02 07:49:5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图集

从应试本位回归育人本位

图1:南京雨花台区板桥中学正在上课

SHxwSvJ3BGpISe.jpg



图2:10月25日,小朋友在2020南京体育嘉年华射箭比赛前操练。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SHxwSwC8rIJGwr.jpg

图3:南京小球员学习足球根底技能。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SHxwSwo55aMe4V.jpg

提及江苏教育,似乎很难摆脱“军备比赛”“艰难形式”等标签。地处全民高度关注下一代教育的经济发达地区,根本义务教育兜底任务早已完成,家门口的教育均衡变为实际,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与需求也在日积月累。

育人必先兴学,强教必先强师。面向未来,什么样的教育生态才干适应“全人”培养的育人革新新要求?怎么施策才干获得多方认可?记者近来在南京调研发现,一场全面聚集教育领域深层痛点的革新现已打响,南京正在尽力破题,引领革新。

校长园长到高校“上学”,教授到中小学开课

前不久,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校长胡松到南京大学签到,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他将在这儿承受“准博士”的培训。

“我是带着一线办学的困惑来南大签到的。”胡松说,期望经过院士、教授们的辅导,对校园、对本身的展开,对南京教育的未来做出深度的考虑。

跟胡松一同“开学”的还有二十多位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园长。11月中旬,南京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在南京大学开班,这是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协作共建的教育高质量展开示范区项目之一。授课教师既有科学、人文、社会、教育等专业的教授,也不乏院士、长江学者。

“这样的师资在南大也是顶配。”南京大学教育研讨院院长王运来介绍,教育不是培养毫无自主创新意识的依从“小绵羊”,而是要培养繁荣有朝气的“小老虎”,只要创新型的教师,才干培养出创新型学生。

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南京具有各类高校50多所,包含1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该市围绕育人办法革新,大力拓宽校地深度协作,推进资源共建同享,大中小学段衔接途径不断拓宽。

浦口区地处长江北岸,专任教师平均年龄最大,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是杰出短板。2018年7月,区教育局与南京审计大学协作展开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的全学段共建,不只开办隶属幼儿园和小学,高校还派遣学科教师和优秀学生参与特征课程教育和社团活动辅导。

不只拉长短板,也要做强特征。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永利介绍,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秦淮区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协作协议,向中小学输送思政、科技、心理健康等特征教育资源。瑞金北村小学挂牌南航隶属小学后,新开设了3D打印、无人机、航空科普等12门特征课程或社团,本年6月,校园树立“何畏作业室”,邀请南航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名师徐川、何畏讲课,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研讨。

在南京,越来越多的大学图书馆、试验室、双创渠道等教育科研和公共渠道资源面向中小学开放,经过树立试验实践课程基地和终身学习试验室等办法,一起探求根底教育和高等教育联动贯通的教改途径和人才培养形式。

“协作共建打破了高等教育和根底教育的‘两张皮’,促进了双方的资源同享,让高校办学理念对根底教育发生创新效应,拓宽了中小学师生的认知结构。”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说。

探求“全人”教育,为未来奠基

“你们爱排球吗?你们为什么打排球?”这是电影《夺冠》中郎平问一切女排队员的一句话。“郎平之问”不只是影片的主旨,也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学生为何而学?师者为何而教?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方针?

这些年,南京培养出了女排奥运冠军惠若琪、张常宁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体育日益成为南京教育的一张特征手刺。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近百所中小学在国家级各类赛事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其间,南京一中男排、三中女排屡次获得国际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冠军,2019年双双代表中国队参与国际中学生排球锦标赛(U15)并夺冠。

“全市600多所中小学都有特征体育项目。除了校园足球联赛,咱们每年还有12大体育联盟赛事,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把握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并把它变成终身的喜好。去年一年,全市约3万名中小学生参与了市联盟比赛,近4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了市、区、校联动的校园系列比赛。”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说。

不只要回答“钱学森之问”,也要答好“郎平之问”。在南京,从应试本位回归育人本位已成一致,一系列智育、体育、德育齐头并进的革新行动强力推进。

“人有没有心灵的归宿?”“为什么发达国家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反而更高?”“为什么李广‘难封’?”……在中华中学的逻辑课上,接地气的经典事例代替枯燥的逻辑理论,用“烧脑”的逻辑游戏调集学生考虑的积极性,学生们甚至脸涨得通红与教师辩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这堂课背面,是中华中学多年来展开批判性思想教育的持久尽力。校长徐飞说,从《懂一点逻辑》到《批判性思想》再到《迈向卓越理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就能够把握批判性思想的根本理论和办法,学有余力的同学还能够深化探求。现在,“会质疑,重实证,讲逻辑”已成风气。

“考试、升学、改变命运、找一个好作业都是教育的东西价值,而把握常识、进步才干素质、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才是教育的本位价值。”市教育局负责人以为,课程应该是经典的社会生活的浓缩,革新的方针便是让更多人为孩子们的体育、艺术表演由衷喝彩,让同学们在乡野农田一起体会丰收的高兴。

现在,全市100多家博物馆、科普馆、生态园、作业坊等场所与基地与校园结盟,成为中小学生校外体会站和劳作实践场所。到了节假日,学生能够去南京博物院近距离接触历代古文物,制造古代乐器;去中山植物园剪枝修叶,办理田垄;去实践基地砖瓦厂,体会金砖制造整套工艺流程……

教育点评革新正在“破冰”

有什么样的点评指挥棒,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方向。改变“唯分数论”的点评导向,树立品德、才干、业绩为导向的点评规范,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深化革新。

南京现已有许多中小学开端先行先试。鼓楼区从2018年暑假启动了“校园自主展开”革新,经过“一校一特”工程,改进现有点评体系相对单一的问题。例如,芳草园小学制定了《阳光儿童生活行动指南》,琅琊路小学以“十大任务”培养孩子“高兴做主人”,鼓楼区第二试验幼儿园强调“贴地而行、向上成长”等等。鼓楼区教育局负责人以为,经过“自主展开”鼓励校园强化本身特征,充分开释潜力与生机,才干营造出教育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杰出生态。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只得有一桶水,还要能教会学生们取水的身手。如果说学生点评是教育点评的根底,教师点评则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但一线教育作业者也面临实际困惑:在应试教育仍占主导的大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念怎么与常识点、分数等一般方针相结合?为此,南京经过展开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树立名师作业站,建设“四有”好教师团队,展开“南京教育好故事”师德宣传教育活动等一系列行动,提高职业素质和师德师风,让教师们“桶”里的水位上升、水质提高,赶快跟上育人革新的脚步。

“90后”朱琦娜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一名年轻教师,不只钻研教育还安排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本年,校园革新教师点评准则,评选出一批优秀教师,朱琦娜也位列其间。“校园打破常规,给咱们一线年轻教师更多时机,让许多年轻教师看到期望。”朱琦娜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规范,杰出教育教育实绩,强化一线学生作业,已成为南京革新教师点评的一大亮点。

“12月5日,首届全国根底教育论坛将在南京召开,这是对南京聚集育人办法革新、根底教育获得优秀成果的充分肯定和鞭策。”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表明,下一步,南京将聚集育人办法革新、坚持内在展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尽力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年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展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蒋芳、陈席元)

责任编辑: 张樵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牛骨文博客站群系统发布平台,牛骨文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